50000
一个德育教师的励志教育情怀
——邵阳二中高级教师杨。
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黄世民
前不久,市二中综合馆举办了一场高二中考大型励志讲座,赢得了1400多名师生和家长雷鸣般的掌声。讲座结束后,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对主讲人说,讲座很接地气,主讲人的话“贴心、贴心、暖心”,让他们受益匪浅。这一幕让本次讲座的主讲人,常被家长和学生称为“知心朋友”的杨老师倍感欣慰。
杨是二中的高级政治教师,党员。吉首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,曾任邵阳市第二职业中学校长、书记,二年级班主任、学生处处长,现为邵阳市第二中学办公室主任。他在职业生涯规划、后进生转化、励志教育、讲座等领域耕耘超过16年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,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论。
修优补差:首先要“修心”和“补心”
“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尽力为学生搭建成才的平台。”杨说,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工作中,要坚持以培养‘心’为主,注重发展教育;在“后进生”的补课工作中,要坚持先补差,注重鼓励教育。因材施教的“用心”教育方式,也让杨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“多面老师”:既有慈母的温柔细腻,又有严父的深沉冷酷,更有长者的睿智谦逊…
学生肖骁是个优秀的孩子,学习基础好,性格内向。由于家庭条件艰苦,加上父亲生病,他有心理负担,害怕学习上的困难。杨老师首先在经济上争取各种资源帮助和关心,稳定他的情绪。然后,注重发展长处的教育——表彰和鼓励他在科学方面的综合成绩,同时进行学科诊断。根据他的情况,用了5个月的时间,通过不同的老师,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练习和辅导,使他的语文成绩从高考的90分上升到117分,最终高考总分676分,超过了清华的分数线,成为市区理科状元,被清华录取。
三年前,刚入学的小石非常调皮,学习习惯不好。他甚至把自己定位为“潜在的学生”。他身体素质很好,但是学习习惯不太好,喜欢玩手机上网,学习基础不好。为了帮助小石改变,杨从高一下学期就邀请小石和自己聊天,周末带空帮他学习。有了更多和小石交流的机会,杨就像朋友一样和小石聊时事,聊社会,聊人生。经过两年半的接触,小石改变了原来的想法,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高三毕业时,杨给班主任、家长、小石打电话,教育他“一步一个脚印,创造奇迹”的励志理念。受到鼓励,小石像被下了迷药一样加倍学习。最后,他的高考成绩超过了一本分数线,被中国武警学院录取。
教育管理:“三结合”
“无论是管理一个年级,还是管理一个班级,不仅要靠努力和热爱,还要有智慧和方法。”杨说,教育管理应做到“三结合”——结合学生特点、班级特点和年级特点。2014年至2017年担任班长。在年级组的管理上,他不慌不忙,及时耐心的处理各种繁琐的年级管理事务,协调老师和各科的关系。对于班主任的工作,他要求始终保持一份“爱”,理解和尊重学生,与学生建立“师生+朋友”的关系。关于学生的管理,他要求采取少问多鼓励少训斥多沟通少指挥多引导的教育方法,进行情、理、入、心的教育,协调师生关系。
作为二中的学生科长,2017级的班长,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。大学期间,他担任过班长,系里的学生支部主席,校学生会主席。29岁任邵阳市第二职业中学校长、书记。作为班长,他经常和班主任、任课老师接触,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注重激发学习兴趣,传授学习方法,各科都学得很好。他在担任年级组长期间,经常召开家长会,教导家长配合学校,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,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。他经常和父母保持联系,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,让无数学生从沉迷游戏、早恋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好学生。他还针对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创造了著名的“拇指-食指-拇指”(鼓励表扬-指出缺点-鼓励表扬)教育法。一位孩子家长动情地说:“杨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,也是我们家长的老师。他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。”
在管理年级组期间,他结合2014级学生整体年级“两头大中间小”的分布特点,应用“三结合”、“五零”等教育理论,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经过努力,2017年领跑高三,高考成绩再创辉煌:(1)包括城市文理尖子生在内,高年级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,韩石以658的裸分获得城市文理尖子生,被人民大学录取;萧育德裸考676分,获得城市科学最高奖,被清华大学录取;(2)参考910人,600分及以上人数达63人,全市第一,市二中创历史新高;(3)985、211院校录取165人,一本学校录取376人,录取率41.3%,全市第一,二本以上学校录取782人,录取率77.4%,全市第一;(4)分科省排名(累计文理):前100名2人,前500名10人,前1000名19人,前2000名36人,其中市区文理总分前18名;2017年,三年级组荣获学校“集体一等功”。
后进生的转化:将“后进生”视为“潜在学生”
“作为老师,首先要把‘后进生’当成‘潜在学生’,认识到学生有缺点或不足是正常的、合理的。其次,你要尊重他们的人格,包容他们的缺点,不要因为人格差异而忽视他们或者否定他们。最后,改变他们学习习惯上的缺点,把他们当成‘后劲生’。”他对“潜在学生”要求“三优先”,即先谈话、先提问、先辅导。
学生害羞,内向,胆小,不善言辞,不善于与人交流。进入高三后,因为平时和父母相处不好,经常缺课几天,同时爱上网络,玩手机。后来,杨根据他的情况,多次找他谈话,为他的每一次考试做了科目诊断,为他做了很多励志的教育和职业决策规划。通过半年多的努力,小燕高考考了575分,在班里排名第二,也是她入校以来高中会考的最好成绩。最后,她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。
为学科诊断和成功服务。
“苦不苦,想想家里的父母;累不累,想想你的后半辈子!”杨在应邀给同学们做励志讲座时常常感慨地说。每次大型高考、学业考试的励志讲座结束后,都有不少家长带着“问题”孩子前来,向杨讨教“建议”。杨从励志教育开始——灌输“三心”理念。”信心、决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.”然后根据各科特点,进行学科诊断,最终提高自己的成绩,顺利通过学业考试和高考,取得可喜的成绩。
高三的同学小邓学习很努力,尤其是数学。有时候为了研究一道数学题,他熬到半夜1-2点,甚至睡在床上想怎么做。久而久之,出现了神经衰弱和抑郁的症状。在和父亲的一次争吵中,他被父亲扇了耳光,拒绝出门上学。期间去过省市各大医院看病,也咨询过省市各大医院的心理咨询师,但总是来不了学校。杨了解情况后,与他进行了电话沟通。第二天,他想和学校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话。第二次谈话后,他来学校学习。杨每月与他交流一次。但是最后一次月考,他只考了两门就坚持不下去了。杨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了最后两周的时间,并做了主题诊断。最后高考顺利通过,总分660,被武汉大学录取。
16年来,杨通过励志教育、学科诊断、个别辅导等方式,帮助了320多名学生进入985、211高校。他的励志教育与讲座、高考规范化教学与学科诊断的故事被邵阳日报、红网邵阳、湖南日报新湖南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。
杨说:“生活告诉我,不是每个人都能长成参天大树,但我希望我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始终不断成长,不断前进!”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rekoe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ulub.com/5169.html